道不同不相为谋
作者:c-xd 日期:2025-08-06
道不同不相为谋
日前,有消息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侵占寺产、与多名女性有染并育有私生子等,被警方带走调查。说实话,看到这一消息,并不感到吃惊,10年前,已有少林弟子实名举报释永信,当时在某种势力保护下,他安然过了关。今日突被带走调查,很可能是其背后原先保护他的势力,今日无力保护了,或不想再保护他了,或反转过来,出于某种目的而把他给办了。但不管怎么说,在佛法上被称为末法时代的今天,寺院商业化早已蔚成风气,出家很多时候更像是一种职业,像释永信这样披着袈裟的假和尚,绝不是个别现象,今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被抓,对他或也是一种罪有应得。
我不由得回想起近廿载前跟释永信的一段交往。那次是经北京常先生介绍,我去登封少林寺,跟释永信洽谈为其寺院撰写《少林高僧传》事宜。释永信当然明白常先生身份的特殊色彩,故对我客气得不得了,我说我吃素,想住寺院里跟僧人同吃同住,他非把我安排在少林宾馆里,每天有厨师专为我烹饪素食。言归正传,释永信希望我能为少林寺写一系列少林高僧传,为每个高僧立传,书成后,再改编成电视系列剧。他说少林寺有自己书局,出书很容易,要拍电视剧,也不用拉赞助,少林寺不缺钱,每年稳定游客有一百万,今年光门票收入就有三千万。他还主动跟我说,关于稿酬或版税,他可以先付点钱给作者。我去少林寺前已查过一点资料,以为是要帮少林寺写一本少林高僧传,从北魏印度僧人跋陀来华,得孝文帝尊崇为其在登封少室山建寺(即今少林寺),一千几百年来,少林寺高僧辈出,如达摩、僧稠、慧可等都是中国佛教史上耳熟能详的高僧大德,为少林寺十来十几个高僧,每人写上万把字,那是没问题的。不过,要为每个高僧各写一本十几万字的专著,我觉得没有把握。我对释永信说了,钱不用现在给,等我回去查查资料,先写一本少林开山祖师传,若资料够,再定。谈完正事,我问他,你不是在全国人大提案要取消寺院卖门票吗?少林寺为什么不带个头?他说这牵涉到地方政府的利益在里面,没那么容易。我问门票收入如何分成?他说政府拿七成,寺院拿三成。七成,那就是七千万!这对近二十年前70万人口的小小登封不是个小数啊!
回去后,我冒着当时上海罕见的酷暑高温,花一个月时间收集各种能找到的跟少林寺有关的史籍资料,光是存进电脑的就不下五百万字。而后,我将撰写少林开山祖师跋陀传的总体构思,用电子邮件发给了释永信,还给他手机发了条短信,提醒他收看邮件。两天后接释永信回复:“这二天在外地回去就看。多谢了。”又过了两天,接少林寺电话,说是我给释永信法师的邮件没收到,给了一个新的邮箱,叫我重发一遍。我按新邮址重发了一遍,并短信告之。
香烟轻袅 奇异香兆
作者:c-xd 日期:2025-06-04
焚香异象
我平时每天早起礼佛,点一支香,寓一心一意供佛之意。点香不在多,在于心虔意诚,若跟神灵护法相应,一支香亦可矣。当然,有些特殊的日子,或专门供养神灵护法的时候,我一般会点三支香,以更示庄重。三年前的今天,是我中学老师(时在64年,上中初二班主任兼授语文)罗佳陵老师去世第七天,俗称 头七的日子,这一天,当然是个特殊的日子,我早起供佛时,就点了三支香。香烟轻袅,礼敬三界,悲悯布施,不捨鬼神。随着三支香越燃越短,出现了两高中低极为明显的香兆。以往点三支香,也时有香兆出现。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出现明显香兆,亦不足为奇矣。
更正一下 错怪DeepSeek了
作者:c-xd 日期:2025-02-05
更正 错怪DeepSeek了?
刚才,接到一位友人短信,告诉我使用DeepSeek要勾选下面深度思考和联网搜索,这样查出来的资料会比较全面,否则只是DeepSeek本身资料库里的东西,那信息源就比较有限了。我试了一下,果然,我问《宁玛的红辉》作者是谁?出版情况?DeepSeek就答复道:这本书的作者是陈晓东,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头一次印刷6000册。它还说到,这本书曾被新闻出版署以所谓有严重问题查禁,而甘肃民族出版社社长赵兰泉认为这是本好书,没有问题,亲任责任编辑,把它正式出版了。关于书曾被查禁,作者为此还状告新闻出版署违法行为,这里不谈了。DeepSeek还提到,作者的自传《梦碎梦醒六十年》里面,也讲到这本书的出版情况,那应该是以作者自述为准。DeepSeek说,这本书已经绝版,目前孔夫子旧书网上面的售价高达二百几十元,等等等等。这些情况,百度啊,讯飞啊,都没说那么多。这么看来,DeepSeek确有它自身的长处,前几日我初次使用DeepSeek,因为不懂怎样完整使用这个软件,仅凭它自身资料库提供的错误信息,就责怪它,那是有点错怪DeepSeek了,特此在这里更正一下。
不过,我最终还是搞不明白的是,你 DeepSeek光凭你自身数据库里的资料,如果你不能回答某作品的作者是谁,那你本该如实回答你不知道或你不清楚,可你为什么要撒谎呢?你捏造事实,正儿八经地将作品署名按在别人头上,而且这个“别人”,也许正恰是最符合某种官方遴选标准的人选。你这样做,用意何在?你这样做,严重损害了原作者著作权的合法权益,是不是也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呢?
再问DeepSeek,看似正儿八经,实则公然撒谎
作者:c-xd 日期:2025-02-02
对话Deepseek,怎会连优昙陀罗花和法苑珠林都答不上来?
作者:c-xd 日期:2025-01-30
对话Deepseek,怎会连优昙陀罗花和法苑珠林都答不上来?
看到国内刚推出的新一代大语言模型Deepseek,一问世即很受国内外专家和用户推崇,据说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受其冲击,股价单日下跌百分之十几,市值蒸发近六千亿美元,全球股界都为之震动。这引起我好奇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在手机上下载注册了Deepseek,并向它提了几个问题。
我问:“舍利子是什么东西?”
Deepseek马上回答:“舍利子是佛教中的一种圣物,通常指高僧圆寂后火化留下的结晶体。这些结晶体形状各异,颜色多样,可能是珠状、块状或晶体状,颜色包括白、黑、绿、红等。”它还就舍利子的形成、舍利子的种类、舍利子的意义、供奉与崇拜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中,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它归纳了两种观点:1.佛教观点:认为舍利子是修行者长期持戒、禅定和智慧的成果,尤其是高僧大德修行成就的象征。2.科学解释:一些科学家认为舍利子可能与火化过程中的高温及人体内的矿物质有关,但具体成因尚无定论。关于舍利子的意义,它概括为两点:宗教意义:被视为修行成就的象征,具有神圣性,常被供奉在佛塔或寺庙中。文化意义:在佛教文化中,舍利子代表对高僧的尊敬与纪念。最后,Deepseek的结论是:“总结来说,舍利子是佛教中具有宗教和文化意义的圣物,象征着修行者的成就,受到信徒的广泛尊崇。”应该说,Deepseek对舍利子的解释,广泛吸取了当今社会对舍利子的主流看法,大致上还是比较全面的,至少比过去国内出版的《宗教词典》、《辞海》、《简明华夏百科全书》等故意贬低舍利子的修行成就意义,尽力将其说成是寻常的“残余骨烬”、“残余的骨头”、“烧剩的骨头”、“遗骨”等等,要公允不少了。